先写入门知识。影音文件主要分为两类:影音编码,影音容器(或影音封装)。外行总是用“格式”一词涵盖。
影音编码(coding)跟压缩技术(compress)有很大关系。h.264(mpeg-4之一版),x.264,xvid,wmv,vp8,libtheora,等(这里有个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decs#Video_codecs)一般指影音编码标准;avi,mkv,mp4,mov,flv,rm,ts(或mts、m2ts),ogg,等(这里有个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tainer_format_(digital)#Multimedia_container_formats)一般指影音容器标准或实现。根据文件扩展名判断影音技术是不确定的,因为计算机上的文件(例如rmvb)有些即是影音编码的实现,又是影音容器的实现。
一个经验公式(我提出来的,未经检验 :-)):影像清晰度 = k * (总比特率 * 帧率 / (分辨率 ^ 2)),k是影像清晰度系数。在进行影音编辑时,不应只考虑输出的质量和格式,更应该考量播放设备(普通电视机,高清电视机,wii,xbox等)。目前,普通DVD的比特率(即码率)区间在(3000k, 9800k),保守区间(4000k, 7200k)。刻碟的时候得据此考量,播放器太次的话播不了较高比特率的碟。
Weekend
11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