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显示标签为“哲学”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哲学”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01-08

无有

工,匠,师,朴中来。

现代管理机构好比无机物,反应起来的各种指标容易被量化,无多少差池,但有多少质量,产生多少能,脱不了MC2。更高效的生产力会来自于更有机的组织机构,好比有机物,有再生特点,生生不息,抗干扰能力强,但不容易组建。而表现出智能特点的组织机构形式将是更难得的社会生产关系了。

2011-09-26

vulnerable human nature

Whether we are innate goodness or not is not important: Without strong training, good people may transform into daemon at the moment. Without examination via practice, nobody is qualified to judge oneself as good xor bad.

2011-08-28

命理

那句话是这样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下面是一位高人总结的命理:

2011-05-05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有意义的人生不过而而。

2011-02-25

活着

很有滋味。

2011-02-24

活在天境

神仙活在天境,魔鬼活在地狱。想活在天境还是地域取决于想成为神仙还是魔鬼。想成为神仙还是魔鬼,取决于自己的灵魂。每一次决断,塑造你为神仙异或魔鬼:真诚异或虚伪,勤劳异或懒惰,谦逊异或骄横,温良异或暴躁,理智异或癫狂,克己异或放纵,节俭异或浪费,宽容异或狭隘,慈爱异或愤恨。若干的决断,即是修为。

2011-02-23

我是中国人

歌里唱的我们勤劳,勇敢,智慧,是那么回事么?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鄙视勤劳,一个骨子里鄙视勤劳的民族又恰恰十分勤劳,那结论­是我们是人格分裂的民族。假如所谓四大发明是可以被证明的,那么­假设没有这四大发明,这世界就不会进步了么?我们的智慧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甚微,却主要用来互相倾轧、残戮同胞,所以我们聪明,但­没有智慧。我们勇敢么?显然,我们的勇气似于鼠辈。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宽容,没有宽容的心胸,我们永远无法理性地活着。我们是狭­隘的,愚蠢的,懦弱的,懒惰的,贪婪的中国人。

2011-02-08

Age and Learning Capability

Is it true that learning becomes harder as aging? Listen to complain and to performance from adult friends around you---maybe, it is.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 I confront mor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not only from myself, but also my national friends. ``I'm too old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t's almost two years after I've landed, but my language skills are limited.''

However, some study shows adults' learning capability is more powerful than kids. Then why people feel harder to learn when becoming older? The secret lies in the `feeling' to `difficulty'. Just see how old some human being baby speaks out the first word: around one year's really full-time learning. And then around 9 year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As adults, few people can contribute around one year in that condition: not only learning a language, but thinking in and feeling that language. Adults have much really complex things to deal with, which occupies most time of learning something. Worse, as adults, we have seen and have felt what difficulty is. Such feeling blocks our endeavor to learning and leads to complain to some extension---babies don't know what difficulty is and how difficult learning is.

So, just leave that negative feeling out from your internals, and then you grab right status for learning.

2011-01-22

ganshu principle


  1. Pursuing truth, but do not try to reach truth.
    求真,而不拘于得真。

  2. Planning includes changing.
    筹谋,应变。

  3. Angry and hating lead to death.
    怒怨无谓。

  4. Equality is only in mathematics.
    众生平等乃虚妄。

  5. I should be honest so that I would like to work.
    吾应至诚,而能勤恳。

  6. Concentration leads to perfect success.
    事精成于专注。

  7. I should give birth with respect to my ability, or some of my sons will consume product worked out by other people.
    计划生育,避免后代纷争。

  8. God is not super nature; god is nature rule.
    神非偶像,乃自然本身及其规律。

  9. Living without working is stealing.
    不劳而获谓之贼。

  10. Six people of ten are stupid and can not change their fate as tools of the other four.
    人分男女,亦有贵贱。

  11. Rich is not noble, which includes honest, brave, benevolence, and so on.
    富而不仁亦为贱,贫而兼德亦是贵。

  12. Working hard is aptitude as smart gift.
    勤能补拙。

2010-07-02

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

题记: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原文在这里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 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 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错阳差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经够完美的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的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

现在我终于明白,因为 : "让恶人成为恶人, 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009-12-09

关于“人人生而平等”的思考

别人的很有意思的思考:
“人人生而平等”的铁证
黎鸣
“人人生而平等”的铁的证据来自哪里?正来自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大脑”。此话怎讲?请听我慢慢道来。

每一个正常人的大脑都是一座伟大的自然出产的“计算机”。这个大脑“计算机”的功能,比之现在最高级的电子计算机来,起码要比它至少高超1000亿 亿倍以上。每个大脑“计算机”都至少含有1000亿个脑细胞,每一个脑细胞都拥有至少20000个以上的“树突”与其他的脑细胞相联。每一个脑细胞都是一 台极其高级的“计算机”,它们比人们使用的普通电脑至少要高超1000亿倍以上。脑细胞通过称作“轴突”的神经通道与人体的全身相联。所有的“轴突”被大 约90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包围……。说到底,无非是说,人类的大脑是大自然赋予每一个人的具有巨大智慧潜能的“天赋的”、“平等的”作为“人”的“代表 证”,也是当然的“平等参与”人类社会政治选举的“选票证”。

还有一个重要的说明。从来人类中即使最伟大的天才,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更不要说其他各方面的人物,例如作为政治领袖的亚历山大大帝、凯撒、秦始 皇、汉武帝、毛泽东等,作为经济财富头面人物的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比尔.盖茨等,作为文化方面知名人物的荷马、莎士比亚、歌德、汤显祖、曹雪芹等,等 等等等,他们的大脑所曾发挥出来的作用,充其量最多也只能达到其大脑原本潜能的百分之一,甚至都到不了百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造成人类之间不平等做功的“能量”的分布,比之人类之间原本平等的“潜能”的存在来说,前者最多也不过是后者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换言之,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潜能”是巨大的海洋,而不平等的做功的“能量”的分布,不过是海洋表面上的“波浪”。太平洋上的“波浪”再高,也就是说海水的“不平等 的差别”再高,也远远不可能与海洋的巨大的深度宽度广度相比拟。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包括所有社会的表象:权力地位的贵贱、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名望的高 低,等等等等),海不可斗量。每一个人的智慧的“潜能”都是一座不可估量的“海”,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更巨大的“海”,任何一个人的所谓“伟大的” 成就,最多也只能是这些“海”上的“波浪”,这些“波浪”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现象上的“不平等”,然而这些“不平等”,比之人与人之间的“海”的“平等”而 言,简直全都只能是微乎其微。之所以人们会把某些“不平等”看得神乎其神,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变更,那都是人们的极其错误的心理作用或邪恶的伪学说所制造的 假象。例如中国古代孔子及其儒家的“学说”,即是这种专门制造假象的极其邪恶的伪学说,它把“君”和“圣”抬到了不可思议的吓人的高度,造成了在中国人之 间的永远不平等的政治体制和永远扭曲的极其错误的心理。

非常多的中国人直到今天仍旧看不透孔子的许多极其无知、无能、无耻的邪恶的伪学说的本质,看不到自己天赋的平等的神圣的人权,首先即是看不到自己与 “孔子这个人”完全平等的神圣的权利。孔子算“老几”?孔子在生时其实也就是一个最平庸的“人”而已,他绝对不比任何其他的中国人“高”,他根本就不 “高”,而且事实上他比现代的中国人要远远“低”得多。他的所有的“说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垃圾”,都是虚无飘渺的骗人的鬼话,完全经不起任何理性 推敲的瞎话。至今仍旧痴迷“庸人”孔子的大量人们的心态,绝对是一群大脑已经完全僵死的人们的非常可悲的心理状态。我亲爱的同胞们,孔子,那已是个两千五 百年前的死人了,您痴迷他,与蠢人痴迷一堆朽骨有何差异?您还算是今天21世纪活着的“人”吗?或者您的身体“活”着,可是您的“心”已经像孔子那样 “死”了?

由上所述,我们显然可以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潜在性,以至存在性,毫无疑问,比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显在性,或现在性,要远远高得多、 大得多、深得多,以至所谓的“不平等”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个普遍人类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真理,这个真理足可以成为“人人生而平等”社 会原理的铁证。

我在前面也已经讲到,凡是以任何形式承认了这个“人人生而平等”真理的民族和人类,他们的社会都必定是个拥有进化能源和进化动力的社会,因而他们的 历史也就一定是个能够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而相反,凡是以任何形式反对这个“人人生而平等”真理的民族和人类,他们的社会就一定是个匮乏进化能源和匮乏 进化动力的停滞发展的社会,从而他们的历史也就只能是个发展停滞的历史。

一个社会想要永远保持它们的固定的“人人不平等”的“秩序”的最有效的办法,即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暴力、诈骗、谎言),不顾一切恶劣后果地去摧毁他 们人民的大脑的功能,或者是杀死他们,或者是恐吓他们,或者是催眠他们。而在这方面,全世界全人类历史之中做得最杰出因而也最邪恶的“典范”,即是中国的 孔子及其儒家的“伪学”,他们确确实实极其有效地在两千多年的漫长的时间里,帮助中国历代的极权专制统治者极其成功地摧毁了所有中国人的大脑的思维的功 能,使之几乎永远地处于被催眠和昏睡的状态之中。也正是因此,中国人被拿破仑称为昏睡中的民族,或说得好听一点,即:中国是一头“睡狮”。中国人为什么全 都“睡”了,因为孔子“儒家”的极其有效的催眠术!!!

中国人,认清楚您自己大脑的价值吧!彻底埋葬孔子“儒家”的所有的大脑“催眠术”。解放您自己的大脑,就是解放您自己,就是解放全体中华民族,就是解放全中国!

2009-10-25

人工智能

智能不应涵盖“矛盾”么?下面这句话蕴含了矛盾:
埃里森为他们描述了产品将能达到的美好功能,虽然现在没有达到,但他们愿意支付费用。

2009-08-17

德行

德,道之行之。以下一家之言,不应拘泥:
德的含意是什么?德就是真善,仅从字上解析,德乃众人应该一心做到,或解为一心为众人做到。十种善行,坚持四项行为准则。此十善,乃十心,就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有此十心待人处世,则十善备矣。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而且修持不辍,则德可全,德全且备则心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大道可至矣。

忠孝心者,忠孝乃人立身处世之大节,万善之根源,古圣前贤垂训谆谆,载于典册备至,究而研之,贯以今世新义,遵循行之可也。好善心者,见人之危,则扶持帮助;见物之危,则救活解脱。尽己之力而为,如不能为则委曲求其全,设法周旋,用善心满足而后已,不仅仅是表现在施财好义上,谓之善也。慈悲心者,天下人心虽然不齐,好恶有别,但皆存元性,皆吾一体,禽兽昆虫、草木亦同此生机,必须爱而护之,怜而惜之,不可损伤,所谓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是也。宇宙万物皆可为师,乃师其性、得其助也。平等心者,心中无富贵,眼中无贫贱,言行无势利,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则世俗之浊气消除殆尽,和气周流身心矣。博爱心者,以博大心胸,爱护世人及万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尊老爱幼,仁爱广施于人民和万物,不以识心之好恶而区分是也。教化心者,见人之善行,则褒扬宣传,倡其善行,扬其善心;见人之恶,则苦口婆心,规劝其改恶向善,以己之行代为化解,以遏其恶。成人之善,如成己之善;去人之恶,如去己之恶,岂可小视耶。忠恕心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视人如己,时时自省,以忠信宽恕之心待人处世。和蔼心者,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待人皆要和蔼亲近,勿存亲疏,一视同仁。勇猛心者,凡是当为者,应该自己立定主见,见义勇为,为人排忧解难,拔困扶危,一直做去,勿为他人所阻,不必等待观望,是为勇猛心也。

德与道的内在关系若何?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体就谓之德,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德是道的一种可见、可观、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德是有形,道是无形。德是形,道是质,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础物质,无德、缺德则修真无法入门,炼气功无法进入“功”的境界。今人炼气功者,大都只重视功法,而不重视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著书立说亦只片言敷叙,此乃不明理也。如此修炼,当然只能永远停在炼气的水平,而无法达到神修的境界。德是道之入门金钥匙,愿人人自握。牢握此匙,登堂入室也非难事。

……

人之七情六欲,是损德败道之毒药,是蒙蔽心性之雾瘴。修德就是去七情、断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是铸慧剑,凭此剑斩断七情六欲,而达到灵台无一物的境界,则道可致矣。修德是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宝。许多人以为修德与炼功并无多大内在联系,实乃无知也。要想真正进入修真的大门,非修德不能进道。

修德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其内在效应,能去六欲断七情,使灵台清净,炼功易于入静,心猿易锁,意马易拴。识心清净,则真性易现,主观意识和下意识之间才能和谐、统一和同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调心、调神。识神和元神之间,也是一个太极模式图,识神为阴,元神为阳。吾有诗云:“说阴阳、道阴阳,阴阳中间隔堵墙。欲见真性化阴阳,需凭德器折此墙。修真明得此中理,九天下诏接仙郎。”

修德的外在效应,正应一句俗语;“得道者多助”。修真人在未得道之前,就必须信守“重德、修德、守德多助”的格言,积善为德,以德入道。这个多助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有空间信息界的帮助,也有物质世界人、事物的帮助。要取得三界所有的帮助,就必须广结善缘,广种佛田,对人如此,对动物、植物、事物亦应如此。你才能为自己修真制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古代亦称之为修“外功”。很多人积德求报,而且希望现报,此乃执德,执德是无德的表现。修德者并非无报,其报在天,其报在道,报之于无形也。修炼至调神境界时,这其间的因果关系就会逐步知晓。所以很多师傅说,功夫的提高,并不完生在“炼功”这二个字上,而在于修德上。
小悟:人都承认有七情六欲,要断也难,怎么办?把主要的情欲满足了不就行了。

2009-02-08

熟能生巧

做任何事要有创意、有创新。“熟能生巧”里的“巧”指的就是创意:

2008-07-18

黜惰

曾文正公曰:戒惰以不晏起为第一要义。